商標近似如何判斷?
商標近似判斷根據商標的形態有圖形、文字等區分,單純文字又有英文和漢字的區分。漢字商標在審查時,主要從構成元素是否相同來判斷相似。只是設計、讀音、排序不同,易使相關公眾對商品或者服務的來源產生誤認,就判定為近似商標。如只有一個單字,讀音相同且字形相近,判定為近似商標,如“千”與“芊”;疊字與單字判定為近似商標,如“小”與“小小”;如果是多個漢字,那么首字讀音相同且字型相近的,有較大幾率判定不近似,如“千記”與“芊記”,若情況發生在第二個字,就有很大幾率被判定近似,如“千記”與“千紀”。
“蘇鮮生”商標被駁回
2015年3月,蘇寧超市推出的線上生鮮品牌“蘇鮮生”。最先以上海、杭州為試點,產品涉及蔬菜、水果、海鮮、禽蛋、肉類等,幾乎覆蓋了線下超市的所有生鮮品類。
商評委認為,蘇寧注冊申請的“蘇鮮生”商標和在先存在的“蘇先生”商標在文字構成、呼叫等方面相近,構成近似商標。由此駁回了蘇寧的商標注冊申請。
蘇寧不服,提出復審后,敗,上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,敗,再上訴至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,敗。
蘇寧認為,自己注冊的商標和引證商標差異明顯,而且商標經過自己的宣傳使用已具有一定知名度。類似案件中已有諸多“先生”與“鮮生”商標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獲得共存注冊,按照審查一致性原則,訴爭商標也應獲準注冊。
然而,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認定蘇寧易購注冊申請的6件“蘇鮮生”商標與他人在先注冊申請的“蘇先生”商標使用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容易導致相關消費者產生混淆、誤認,構成使用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。
以本文“蘇鮮生”為例,蘇鮮生和蘇先生,只有第二個字有區別,雖然字形不一樣,但讀音一致,這么一來,兩者商標近似率就非常高。
盡管蘇寧取這個名字形象又好聽,刻意的成分很小,但由于“蘇先生”商標注冊時間是早于“蘇鮮生”的,所以蘇寧只能含淚接受這一結果。如若當初蘇寧確定名稱的時候先查詢一下相關商標,也不會有今天這么一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