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鼓浪嶼四周海茫茫,海水鼓起波浪。鼓浪嶼遙對著臺灣島,臺灣是我家鄉。”1982年,一首《鼓浪嶼之波》唱出了海峽兩岸同胞期盼統一和濃濃的思鄉之情。
廈門經濟特區與臺灣交流密切。良好的營商環境、強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、充滿活力的創新氛圍,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臺灣企業到廈門投資。臺灣青年來廈門創業,為廈門的文化創意、軟件、生物技術等產業注入新的活力。知識產權成為兩岸各界交流溝通的絕佳路徑。
2012年12月,廈門商標(品牌)協會與臺灣海峽兩岸商務協調會簽署合作協議,建立兩岸商標業務交流長效機制。在前不久發布的《關于進一步深化廈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》中,也特別推出了知識產權惠臺政策。
據廈門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院長林秀芹介紹,2014年開設知識產權臺灣博士生專班以來,不少臺灣政商界知名人士前來學習。2017年,學院在北京舉辦了2017年兩岸商業秘密保護學術論壇和商業秘密保護會議,很多臺資企業參加。
良好的營商環境,廣闊的市場前景,吸引了不少臺灣農民、個體工商戶前來投資,涉及花卉、養殖、果蔬、特色農業旅游等行業。廈門市市場監管局先后引導一批臺灣創業者申請注冊商標,如臺灣養鵝大王江清銀的鵝公商標、壽山石茶壺雕刻大王的杉品茶園商標,營造了既促進臺資發展、又帶動地方農村經濟發展的雙贏局面。
金門高粱酒在國內市場知名度非常高,侵權假冒行為時有發生。近年來,廈門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市組織、部署打擊假冒金門高粱酒注冊商標專項行動9次,有力地維護其合法權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