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經有人說,“拼多多這個山寨還怕別人山寨?”事實上,品牌的保護是不帶有偏見的,即使讓人詬病,拼多多的品牌知名度還是極其火爆,為此少不了要在品牌保護上下功夫。
根據商標局查詢,拼多多除了“拼多多”商標外,還注冊有“拼朵朵”、“拼哆哆”、“拼兜兜”、“拼夕夕”、“拚多多”、“井多多”等商標。
2019年的各個電商促銷節日,拼多多憑借著“百億補貼”活動,在眾多套路的其他平臺中脫穎而出。消費者們厭倦了計算滿減、定金、折扣券,拼多多的簡單粗暴拉了一波好感,使得原本被詬病假貨多的拼多多得以在促銷節中站穩,聽取消費者“真香”一片。
為此,拼多多于2019年10月18日向商標局提出商標注冊申請,將“百億補貼”注冊在35類廣告; 商業信息; 為商品和服務的買賣雙方提供在線市場; 人事管理咨詢; 商業企業遷移; 在計算機數據庫中更新和維護數據; 會計; 自動售貨機出租; 尋找贊助等服務上。目前,該商標還在等待實質審查中。
然而,做“百億補貼”活動的可不止拼多多一家。據了解,聚劃算也上線過“百億補貼”的活動,并表示后續“百億補貼”會成為常態化活動。京東也上線過“超級百億補貼”活動,吸引2000多家超億元品牌全網最低價商品紛紛上線。
但是,為什么他們卻并沒有在商標上布局?為何只有拼多多注冊?
電商平臺間的較量是持續且激烈的,如果拼多多“百億補貼”商標注冊成功,那在日后必定會是電商battle中一枚很好的武器,既能造福自己,也能給對手添堵。
所以,各大電商平臺沒有申請,肯定是情有可原的。
一方面,“百億補貼”注冊成商標缺乏顯著性,《商標法》第11條規定,僅直接表示商品的質量、主要原料、功能、用途、重量、數量及其他特點的標志不得作為商標注冊。
另一方面,即使該商標被通過注冊,其他競爭對手也還是會拎著這件商標的弱點大做文章。
兩方面看來,這件商標能注冊成功的幾率實在不高,但總有僥幸心理,萬一呢?試試還是可以的,畢竟拼多多不缺這個注冊的錢。